近些年来,海南文昌因卫星发射中心的轰鸣被世界熟知,但对更多普通人来说,文昌鸡的嫩滑、东山羊的酥香,早已是刻在舌尖的海南记忆。在京城朝阳区东坝的驹子房路西侧美食街上,一家名为 “文昌打边炉・糟粕醋 椰子鸡 脆皮东山羊” 的小店,正把这份来自南海之滨的风味搬上北方餐桌,成了京城食客追寻海南味道的热门打卡地。
展开剩余76%小店临街而立,两层楼的空间不算阔绰,却藏着浓浓的海南风情。暖黄的宫灯悬在头顶,灯影里印着三亚的椰林、万宁的海浪、陵水的渔港、文昌的稻田 —— 这些海南地名像一串密码,未动筷先让人对即将上桌的美食多了几分期待。
最先上桌的海南红焖脆皮东山羊,刚掀开锅盖就把香气泼了满桌。和北方人偏爱羊肉不同,海南食客对羊皮的执着更令人好奇。一问才知,这东山羊来自万宁东山岭,漫山的野生鹧鸪茶树是它们的日常口粮,比起北方羊群,多了几分热带草木的滋养。经过红焖的羊皮带着焦糖色,咬下去脆中带韧,羊肉吸足了酱汁却不膻不腻,连吃惯北方炖羊肉的食客都忍不住惊叹:“原来羊皮能这么香!”
大口吃过羊肉,该给打边炉添些 “清口菜” 了。海鲜菇吸饱汤汁,响铃卷在热汤里打个滚就吸足鲜味,鲜腐竹的豆香混着娃娃菜的清甜,捞起时再裹上一勺蒜末、香菜、香醋调的料汁 —— 油脂香后的清爽,像海风掠过舌尖。
白切文昌鸡上桌时,皮黄得发亮,肉白得通透。夹一块蘸上调料送进嘴,鸡肉的嫩能在舌尖化开,脂肪的香混着料汁的酸辣鲜甜,层次瞬间铺展开来。这口感藏着文昌鸡的 “生长密码”:在海南乡间散养 120 天以上,吃椰子、榕树籽长大的鸡,肉质紧实却不柴,脂肪像云朵般均匀分布。更妙的是那碗调料,除了常见的姜泥、蒜泥,竟藏着万宁青柠汁的清香 —— 服务员说这是 “海南调味的灵魂”,难怪滋味格外鲜活。
最后端来的三亚腊味煲仔饭,把惊喜留到了收尾。糙米混着香米吸足鸡油,海南腊肠的咸香渗进每一粒米里,锅边还结着层焦脆的锅巴。挖一勺送进嘴,米香、肉香、焦香在齿间碰撞,忽然就懂了为什么有人说 “吃这口饭,像坐在海南的竹棚下晒太阳”。
从东山羊肉到文昌鸡,从打边炉到煲仔饭,这桌菜像一张味觉地图,把海南的山海滋味都装进了京城的烟火里。
发布于:北京市仁信配资-宁波股票配资网-按天配资交易-港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